相信中国和欧盟将会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及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医保局牵头,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持续推进)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部、国家能源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年内持续推进)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牵头,4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持续推进)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压力,基础原材料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仍保持稳中有增,3月份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9.5%,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
同时,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制造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有所减弱。此外,大型企业运行相对稳定。从进口指数来看,3月份,进口指数为46.9%,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3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虽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至55.7%,但相比2021年四季度均值53.9%,当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仍处于较好水平,企业预期整体保持相对乐观。
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3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1.3%,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但高于制造业总体1.8个百分点,位于景气区间,继续保持扩张。
这表明高技术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继续看好。受本轮疫情影响,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且波及到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基础原材料行业PMI有所回升。尽管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等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但这三大行业的购进价格指数均低于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超10个百分点,表明基础原材料行业内部消化了一部分成本压力,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相关政策取得较好成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建议,应抓紧提高疫情防控精准度,切实减少散发疫情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抓紧扩大内需相关政策的细化落实,特别要抓好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力争早开工、早见效;精心做好保供稳价相关工作,确保重要生产资料供给安全和价格稳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分析,装备制造业受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影响较大,如冲突导致芯片和电池原材料以及原油供给波动,价格上升,从而推高了新能源车价格和汽车使用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购车需求。从企业用工和市场预期看,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2.0%和57.8%,高于制造业总体3.4和2.1个百分点。受国内疫情散发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31日出炉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5%,但仍位于50%的临界点附近,且部分分项指数和行业PMI仍处于较好水平,显示经济运行中仍有积极因素。
作为经济运行先行指标,3月份制造业PMI虽有所回落,但仍徘徊在荣枯线附近,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仍有较好支撑高技术制造业保持扩张。
此外,大型企业运行相对稳定。调查企业反映,随着局部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受抑制的产需将会逐步恢复,市场有望回暖。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有所回升。同时,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制造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从企业用工和市场预期看,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2.0%和57.8%,高于制造业总体3.4和2.1个百分点。3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虽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至55.7%,但相比2021年四季度均值53.9%,当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仍处于较好水平,企业预期整体保持相对乐观。尽管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等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但这三大行业的购进价格指数均低于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超10个百分点,表明基础原材料行业内部消化了一部分成本压力,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相关政策取得较好成效。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不过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加之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等影响,经济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表明中国经济仍需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压力,基础原材料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仍保持稳中有增,3月份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9.5%,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建议,应抓紧提高疫情防控精准度,切实减少散发疫情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抓紧扩大内需相关政策的细化落实,特别要抓好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力争早开工、早见效;精心做好保供稳价相关工作,确保重要生产资料供给安全和价格稳定。从进口指数来看,3月份,进口指数为46.9%,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降至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结束了两连升走势;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上月1.7个百分点,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分析,装备制造业受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影响较大,如冲突导致芯片和电池原材料以及原油供给波动,价格上升,从而推高了新能源车价格和汽车使用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购车需求。三一重工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企业正加快全球制造布局,推进海外数字化战略,建设智能化灯塔工厂,打造本土化先进制造能力,对高技术制造业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主要受疫情影响,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但随着气候转暖,建筑业施工进度有所加快,建筑业景气水平小幅上升,且信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新动能发展态势持续稳定。作为经济运行先行指标,3月份制造业PMI虽有所回落,但仍徘徊在荣枯线附近,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仍有较好支撑。
3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1.3%,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但高于制造业总体1.8个百分点,位于景气区间,继续保持扩张。这表明高技术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继续看好。
受国内疫情散发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31日出炉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5%,但仍位于50%的临界点附近,且部分分项指数和行业PMI仍处于较好水平,显示经济运行中仍有积极因素。受本轮疫情影响,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且波及到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落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低于上月3.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下降,企业经营活动总体放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2年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2022年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表明高技术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继续看好。(四)大型企业运行相对稳定。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本月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5%,低于上月1.7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份以来的低点,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受本轮疫情影响,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且波及到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制造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中型企业PMI为48.5%,低于上月2.9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服务业受到本轮疫情影响显著,商务活动指数为46.7%,分别低于上月和上年同期3.8和8.5个百分点,服务业市场活跃度转弱。
小型企业PMI为46.6%,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大型企业PMI为51.3%,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但高于制造业总体1.8个百分点,位于景气区间,继续保持扩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